可以說,煤化工的今日,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公然藐視審批政策的作繭自縛。對于煤炭深加工產業來講,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雖然搭上了發展快車,但煤化工行業當初的優勢早已不復存在,煤化工已步入發展的嚴冬。在“十二五”的最后一年,究竟煤化工的未來如何,無人能言?偨Y2015年到底發生了什么,有哪些事情需要記住,通過分析5個被提及度最高的關鍵詞,記者為你一一剖析。 關鍵詞一:油價2008年,國際油價曾經一度飆升147美元/桶最高點這也是眾多國有大型資本紛紛投身煤制油行業的起點。但是,到2015年年底,國際油價已跌破40美元/桶。 而煤制油項目如果要保持盈虧平衡,油價不能低于80美元/桶。煤制油項目的虧損可見一斑。不過證券行業的預期仍然不會為煤制油項目帶來希望——2016年的國際油價雖然會有所回升,但很難站到煤制油的盈虧平衡線之上。目前來看,對于企業來講,能做的只有兩條路: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從其他項目拆解資金來支持該虧損項目,直到國際價格恢復。煤炭是煤化工的主要成本,從2015年的情況來看,煤炭四巨頭早已開展了煤炭價格戰,價格下行已持續一年。雖然如此,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導致煤價的下跌不值一提,通過壓縮成本而解決利潤的傳統經濟方法,已經不能拯救煤化工產業;也有企業直接通過其他項目的資金來支持該虧損項目,如大唐的煤化工項目,但結果只能是忍痛割腕。 關鍵詞二:未批先建毫不避諱地說,未批先建是煤化工行業的普遍現象。今年被曝光涉嫌未批先建或越級審批的項目總共有8家,占全部煤化工項目的15%。僅僅顯示出了冰山一角。此次被曝光的有8家企業,那么還有那些沒有被曝光出來的,又有多少?年初被曝光的新天煤制氣項目就因涉嫌未批先建被環保部否決了其環評報告,至今毫無進展。短短數月后,又有潞安煤制油項目也同樣被環保部否決。就在環保部已經收緊政策的同時,為何又有這么多項目前赴后繼的繼續違法建設?早就本已被收緊的政策,因此類自我抹黑的行為下,更加嚴峻?梢哉f,煤化工的今日,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公然藐視審批政策的作繭自縛。希望環保部能持續貫徹國家的戰略方針,進一步收緊對違法項目的政策審批,加大對建設項目的審查力度,從環評報告到環保驗收,嚴格審批,并對環境脆弱地區進行區域限批等政策。 關鍵詞三:環評審批2015年,沒有任何一個煤化工項目的環評通過了環保部的受理,同時,環保部連續否決了多個煤化工項目的環評報告。從上面所說的未批先建的問題來看,環保部在否決像新天、蘇新、潞安等項目的時候,都是出于對其未批先建的事實而做出的相關決定?梢哉f,這些大型項目因未批先建而自掘墳墓。在經歷了突飛猛進的飛速發展后,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再加上新《環保法》的出臺,長武二甲醚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項目居然立刻吸引力行業目光,1580萬的天價罰單記錄至今無人能破。因此,如何有效避免產生環境問題的產生,已成為煤化工項目的重中之重。政策也好,環保部也好,主要還需要看企業項目如何抉擇。是犧牲環境,冒著巨大的違法成本而繼續建設,還是先將自身問題解決,輕裝上路,留給決策者考慮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 關鍵詞四:污染排放煤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一直飽受詬病,從廢水、晾曬池、VOC、碳排等等一直廣受詬病。2012年神華超采地下水事件、2014年騰格里沙漠排污事件,都離不開污染排放。在剛剛結束的巴黎氣候大會上,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各國紛紛同意將進行碳減排措施。中國已然形成了碳退出機制,并到2020年,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比例將下降到62%。到2030年時,單位產值碳排放比2005年削減65%。做為碳排大戶的煤化工行業將進一步受到制約。 關鍵詞五:水資源眾所周知,中國的煤炭資源和水資源呈逆向分布,在過去幾年中蓬勃發展的煤化工項目,紛紛建設在既有煤礦資源,又有水資源的黃河干流沿線。但是,隨著黃河水量的日益下降,可供工業取用的水也越來越少。2015年,水利部開始考核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計劃在2016年開始實行更加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煤化工的取水問題日益嚴峻。雖然有媒體爆出,201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總共審批并通過了12個煤化工項目水資源論證。但這些項目的上馬真的對河流用水沒有影響么?2015年是承上啟下的一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規劃之年。2016年,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是否會對煤化工有進一步的約束,還是會引導其走出嚴冬?隨著“十三五”的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消息被釋放出來。在參與煤化工規劃的發改委、環保部、能源局等眾多方面的博弈也與來越激烈。是保障經濟發展,還是注重環境保護,又或者調整能源結構,也使業內中說紛紜。毋庸置疑的是,2016年,煤化工即將翻開嶄新的一頁,拭目以待。 |